首页 中国创投网 > 综合 > 正文

让青山流出“万金油 ” 青田走好“浙南油库”振兴路

潮新闻 共享联盟(青田) 舒旭影

近日,丽水市青田县季宅乡下庄村山头的800余亩红花油茶林硕果盈枝,尽显丰收之景。“这片以前都是荒山荒地,现在‘点石成金’了!”村支书陈雄康说,脚下这片油茶林,今年能产山茶油7000多斤,产值将突破150万元。


【资料图】

2014年起,陈雄康通过流转村集体土地,开发1200多亩红花油茶和白花油茶林,让闲置的土地和荒山“活”了起来,并带动农户就业500人次,增加农民收入500多万元,小小油茶树成为村民走向富裕的“摇钱树”。

一片油茶林,带富一方人。青田县油茶种植历史悠久,油茶资源丰富,是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省油茶主产区,素有“浙南油库”之称。走进新时代,如何发挥优势,为乡村振兴加“油”?

近年来,青田县以振兴“浙南油库”为目标指引,按照“一产保供、二产精深加工、三产融合联动”发展思路,切实强化规划引领,加大扶持投入,做好油茶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作,推进油茶系统化、规模化、多元化发展。目前全县油茶种植面积达30.67万亩,2022年茶油产量5320吨,油茶总产值7.52亿元,受惠农户5万多户。

健全保障机制 夯实产业基础

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油茶种植基础是第一步。青田县围绕“种质资源、品种选育、种植推广、资金保障”等方面,全力夯实油茶产业发展基底。

从2009年起,青田县着手油茶良种苗木的繁育工作,积极引进繁育和推广油茶新品种,建成油茶定点育苗基地,目前该苗木繁育基地面积达260亩,每年繁育油茶苗木400万株以上。为了调动散户种植油茶积极性,连续十年持续开展油茶送苗下乡,累计赠送油茶苗433万株。

另外,青田县还结合实际推出油茶产业扶持“政策包”,采取投资补助、以奖代补、贴息补贴等多种形式支持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3年来,投入油茶产业财政资金近5000万元。

“油茶生长周期长,投入成本大。多亏了县里的补助,缓解了我们经济压力。”陈雄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油茶有300元的抚育补贴,他建设林业实施用房也有每平方米200多元的补助。

科技创新引领 激活产业动能

油茶产品主要为初制毛油、精炼压榨油,其中初制毛油主要由榨油作坊生产,无精炼过程,其产品不能作为商品上市销售。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青田县坚持把科技作为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推广应用科研成果。

走进油竹街道侨乡工业园区的浙南油库青田山茶油科创中心,投资1850万元的油茶产业一体化建设项目已全线投产运营。一粒油茶果经剥壳烘干——物理压榨——精炼提纯等多道工序,压榨出来的高品质的茶油均价超过了百元每斤。

“到了油茶采摘季,每日可加工10吨山茶籽,一年可加工360吨山茶油。”县农发公司董事长郑文慧介绍,引进生产线后,油茶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能力全面提升,油茶产业总产值达7.52亿元。

此外,青田县还深化与亚林所、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围绕种苗培育、基地种植、精深加工等环节建立科研合作关系,2022年成功申报中央、省市科技推广项目3个。同时,加快油茶生产“机器换人”,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县油茶基地推广安装轨道运输车超40公里,大幅降低劳动力成本。

树品牌融发展 促进产业升级

小小油茶果,全身都是“宝”。目前,青田县的油茶衍生产品除了茶油,还与国内知名护肤品厂家建立研发合作关系,自主研发了山茶油洗衣液、山茶油护肤品、食用山茶油等产品,形成了山鹤、博宴等品牌,拓宽了山茶油的用途,增加茶农致富渠道。

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和浓厚的油茶文化,青田县将油茶产业链延伸到休闲旅游开发,扎实推进章村乡油茶特色小镇、大尖山油茶休闲观光园区建设,打造油茶民宿,因地制宜发展油茶林下养鸡、套种中药材等生态复合经营,开辟观光观赏游、科普宣教游、休闲度假游等为主的生态旅游业,有力促进“油”与“游”的融合发展。

“要想让油茶成为致富的‘大产业’,还得在延伸产业链上做文章。”十多年来,小舟山乡种植户邹永清从种油茶到开发“源木诗语”油茶系列产品,再到打造油茶观光采摘基地,走上了“高山林业+生态加工+乡村旅游”的三产融合发展道路。

青山添颜值,油茶创价值,百姓增效益。县林业局局长周江峰表示,青田县将始终坚持把建强“全国油茶重点县”作为发展目标,以落实油茶保供生产任务为契机,积极谋划推进“国储林+油茶”项目,建设青田山茶油仓储及研发中心和浙江红花油茶种质资源库,以国企信用背书,加快品牌创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产业效益,全面振兴“浙南油库”,把油茶产业发展成富民产业、支柱产业,努力谱写因林而富的青田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中国创投网 - cn.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