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博物馆点亮城市文化夜空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资料图片)
文|刘源隆
今后博物馆的夜场活动可以引入社会力量,与旅行社、旅游公司进行更多合作,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点亮更加绚烂的城市文化夜空。
随着近年来“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一座城市,会选择到当地的博物馆打卡。中国商务部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60%的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当前是暑期出游旺季,博物馆作为备受瞩目的文化消费目的地,也纷纷延长开放时间,新“夜”态不断推陈出新,为观众打造“博物馆奇妙夜”。
首先,延时开放或开设夜场是缓解博物馆预约难问题的好办法。今年是疫情放开的第一年,国人的旅游热情在暑期井喷式爆发,各地博物馆迎来参观的高峰期,优质的博物馆常常预约不上。
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就发布关于做好暑期学生观众服务接待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北京地区各博物馆在暑假期间,可根据自身条件,适时延长开放时间、开展晚间夜场文化活动,或是依托已经计划开展的活动,适当安排晚场接待。早在5月,北京市就以国际博物馆日为契机,开展了北京博物馆活动月。在此期间,北京30余家博物馆积极探索延时开放服务模式,结合各馆特色,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
其次,延时开放或开设夜场为旅游消费提供了新场景。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指出:“博物馆的晚上是非常特别的,因为它有着不同于白天的安静和视觉上的感受。人们看惯了白天的博物馆常态,却很少能够看到不同于白天的晚上的博物馆景观,这种特别的体验对于公众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今年6月,江西省博物馆特意将“釉见敦煌——瓷画艺术展”于晚间开幕,带给观众特别的体验;广州海事博物馆也特别安排“西出阳关——新疆文物精品展”于晚间开幕。主办方还特别设置了胡旋舞和琵琶独奏表演,在动人的月色映照下,为观众营造出神秘多彩的西域氛围。博物馆以夜间开放的形式融入“夜经济”,丰富了夜间文旅新业态。
除了夜间展览,打造主题鲜明的文化体验活动也是博物馆探索夜场开放的重要道路。为纪念南越文王墓发现发掘40周年,广州南越王博物院于6月初精心策划了一场“博物馆奇妙夜之梦回南越”活动。200名观众全部身着汉服,带上通关文牒,开启了文物闯关之旅;端午假期期间,河南博物院也举办了建馆96年来的首次夜开放——“端午夜未央”主题活动,观众不仅可以在场内换上精美的汉服,还能参加端午寻龙、华夏古乐端午诗乐会、中州雅集端午韵等互动体验项目,让观众在游玩的同时沉浸式领略端午文化内涵。
再次,延时开放或开设夜场必将与城市夜经济的其他场景产生联动。今年5月,在上海博物馆的现象级大展“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的收官日,上海博物馆与上海大剧院进行了一场接力互动,开启了首次24小时开放活动。在上海大剧院看完音乐剧《剧院魅影》的观众,可以优惠价格购买该展览午夜场门票,并于0时进场观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6月底,青岛啤酒博物馆为配合青岛啤酒街焕新开街,推出“金色奇妙夜”沉浸式演绎夜游项目,该项目利用声光电、墙体投影、虚拟现实等多维领先的科技艺术手段为观众呈现了只有夜晚才能看到的实景音乐剧的形式并进行互动演绎,为街区夜市提供了更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服务。
由此可见,大型博物馆和周边公共文化场所或旅游场所进行合作互动,将优质的文化产品、社教资源进行拓展,既突破了自身空间的承载限制,又以文化内容赋能城市夜经济的发展。
在文旅融合的发展趋势下,博物馆的文化内容在赋能旅游的同时,旅游的手段也在不断创新博物馆的展览与宣教方式。今后博物馆的夜场活动可以引入社会力量,与旅行社、旅游公司进行更多合作,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点亮更加绚烂的城市文化夜空。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8月下旬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