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收信报也可收包裹 智能信包箱在江苏进小区为何“路漫漫”-焦点滚动
南京市雨花台区在建的金基雅玥住宅项目,将根据户数配置40%的智能信包箱及相关基础设施,建成后既能收信件报刊,也可收快递。
(资料图片)
作为该小区未来“卖点”之一,智能信包箱在南京其他小区的配建尚未铺开。从全省情况看,虽然近年国家多部门多次对小区配置智能信包箱出台国家标准和推广意见,但江苏真正推广使用的地区还不多。为何开发商不愿配建?智能信包箱应强制配建吗?建成后维保费用从何而来?记者进行了调查。
传统信报箱披上“智能”外衣却仍闲置
2019年12月交付的南京市星河天赋小区,在南京较早全面配置了智能信报箱系统。称其为“智能信报箱”,是因为除了一块带数字按键的小显示屏,其格口大小、外观与传统信报箱几无区别。邮递员也是通过投递口投递,不需打开信箱。
这些信报箱安装在小区各单元门外,与传统信报箱主要区别是不需带钥匙,业主只需输入门牌号和密码即可开关箱门。业主黄先生收房时就知道小区有智能信报箱,“知道归知道,但是从来没有用过。现在大家都是用快递,快递柜倒是经常使用。”记者注意到,小区各单元智能信报箱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但箱体不易擦拭处全是灰,透过缝隙看到个别塞满报纸的信报箱也落满灰尘,显然已长时间未打开过。
传统信报箱使用率已非常低,甚至已不再作为有意义的数据被统计。省邮政管理局普遍服务处处长唐学文介绍,2021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智能信包箱国标,删除了2009年版中普通信报箱所有技术指标及描述。因此省邮管局已不再统计传统信报箱使用率,“根据省邮政公司提供的估算数据,大概在10%。”生产销售传统信报箱20多年,江苏鸿雁邮电器材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有才给出了更低估算——5%。
显然,仅能让人不带钥匙的“智能”无助于提升使用率。作为全省最早“吃螃蟹”的城市,盐城推广的则是另一种形态。这种智能信包箱保留传统信件服务功能,增加邮政小包、快件等投递功能,更接近丰巢等商业快递柜的形态。作此改革,原因是2014年盐城市邮政管理局关注到,普通信报箱大量闲置,同时居民接收快递需求日益旺盛,末端服务设备还没有跟上。“这是一种资源错配。”盐城市邮政管理局副局长周中元说。当年,该市邮政管理、规划、建设、房产等部门针对资源错配进行创新,联合出台了推广智能信包箱的意见。该项工作还被列为2017年盐城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市政府出资千万元升级改造了20个住宅小区的普通信报箱。
目前,盐城有智能信包箱格口13万余个,覆盖300多个新老小区、34万余户、100余万人口。智能信包箱平均使用率约20%,交付后入驻率较高的小区使用率较高。如今年3月,怡景花园小区循环使用率为41.98%,房博园小区这一数据达107.17%。
政策驱动是推广铺开主因
信报箱的“资源错配”也引起了国家关注。2017年国办《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对完善城乡物流网络节点提出的举措之一,就是支持地方建设智能信包箱。2020年,国家邮政局印发推进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建设指导意见,并推动其纳入新型城镇化政策范畴。
我省很早就关注到这一领域。2018年,省住建厅科技发展中心与省邮管局印发《住宅智能信报箱建设标准》。2021年,省住建厅组织修订的《住宅设计标准》正式实施,其中规定新建住区应配套建设智能信报箱,并与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施工、同步交付。“2021—2022年,江苏省12个地市邮政管理局纷纷联合市住建、发改、规划等部门出台信包箱建设有关规定,为推进住宅小区智能信包箱建设提供有力政策支持。”唐学文说,由于我省有关文件普遍出台较早,“智能信报箱”与“智能信包箱”表述混杂,实际均指国标“智能信包箱”(本文所涉“智能信报箱”均与“智能信包箱”同义)。
政策基本完备,落实则参差不齐。虽然全省智能信包箱已配置格口19.2万个,但仅盐城就有13万个。实际上,格口主要集中在盐城、宿迁、扬州3市。
这些地方配建体现了鲜明的政策驱动因素。高邮在我省较早推广住宅智能信报箱,目前已全域覆盖。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老旧小区信报箱改造被纳入当地民生幸福1号工程和城建“双十”重点工程,地方政府累计投入资金近520万元,完成26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另外,高邮已在10个新建小区建成37组智能信报箱,累计格口5705个。
有了高邮试点成功的基础,扬州在全市推开。该市邮政管理局普遍服务处处长林葳告诉记者,近两年,住宅小区智能信报箱建设工程相继被纳入《扬州市城镇老旧小区宜居改造实施细则》和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2021年,借助国家和省有关标准出台,扬州对各建设单位明确提出强制性要求——2022年元旦起新建住宅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均应配套建设智能信报箱。去年,《扬州市快递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再次重申新建小区配建要求。记者还注意到,为落实强制性要求,扬州将智能信报箱验收作为小区交付的必要条件。
缺乏强制性导致很少配建
目前,鸿雁公司发往盐城、扬州等地的已经全是智能信包箱,但省内外其他城市仍然订购传统信报箱。记者在金基雅玥项目就注意到,小区既按比例配置智能信包箱,也在单元门入口处按1:1比例配建了传统信报箱。
明明已无人问津,为何还在配建?建筑规划专家罗文(化名)解释说,这是法律为保障通信权的强制规定。邮政法明确,“建设城镇居民楼应当设置接收邮件的信报箱”,并应符合国家标准,即做到“一户一格”。对智能信包箱,邮政法等上位法尚未有相应规定,配建也就不是强制性的。这也是许多新建小区仍然配建传统信报箱的原因,甚至有传统信报箱阻碍智能信报箱推广的现象。
“对于开发商来讲,一户一箱的传统信报箱是法定的。那么,还有必要再建一套智能信报箱吗?”南京市邮政管理局副局长黄俊表示,去年7月南京市有关部门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加快推进住宅小区智能信报箱建设,但由于政策的“非强制性”,建设方往往选择不执行。
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有“新建住区应配套建设智能信报箱”的规定。但“应”字很难被理解为应强制建设。“非强制”还体现在配建责任是否明确上。南京市《关于加快推进住宅小区智能信报箱建设的通知》中,未明确规划、审批和验收环节的具体责任部门。黄俊表示,有效推进住宅智能信报箱建设,尚需要相关部门在规划的前置环节、图纸的审批环节和住宅验收环节予以配合。
周有才也认为,推广主要取决于政府部门,“有的地方认为建筑规划早已出台,规划中没有设置智能信报箱的要求,再改难度很大,那只能用普通箱。”他认为,其实可以参考扬州的办法,设置一定过渡期,“在此之后就要强制建设,不配合则验收不通过。”
无论如何,群众对智能信报箱一类物流终端的需求是实实在在的。黄俊认为,理想做法应该是将小区传统信报箱改为智能信报箱,由“一户一箱”改为共享,并将其放置在原本规划好的邮政服务用房里。这样既节省了小区公共空间,又真正为收快递提供了方便,也保障了居民对普遍服务的需求。
盈利模式模糊,长期维保难题待解
预计今年,扬州全市设置智能信报箱的新建住宅小区将接近100%。新事物推广期,自然会暴露新问题。扬州发现,智能信报箱存在硬件质量参差不齐、部分软件系统不能实现与快递企业闭环对接等问题,后期运营维护也面临诸多挑战。
“目前地市局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后期运维方面。”唐学文表示,省内外对此都有一些探索。如福建省邮政条例明确,智能信包箱日常使用管理责任在物业服务人,也可委托第三方主体运维;维保费用上,运营智能信包箱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后属于业主共有,用于智能信包箱的保养维修,并定期公布,接受业主监督。盐城也在试点委托第三方主体运营维护,并适当收取相关费用的办法。唐学文建议,应从国家层面出台办法,明确后期运维主体和费用来源等。
“维保费用是核心问题。”周有才介绍,目前公司主要赚的是销售安装钱,并提供硬件8年、软件5年的维保。到期后维保费用谁出,扬州其实有规定:保修期内由建设单位负责,保修期外由产权人负责,也可以由产权人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第三方运行和维护。不过周有才觉得不现实,“物业恐怕不会出这个钱,他们觉得自己维护了箱子,还要跟你收钱。”扬州一些智能信包箱企业已建议,尽快明确盈利模式,出台收费标准,保障长远发展。
“对如何保障投入使用后的常态化运营,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林葳表示,物业是否支持快递员进小区投件、箱体运营过程产生的电费、通信费、网络费等成本的承担主体、信报箱软硬件的维修更新主体等都是需要在实践中予以探索解决的问题。下一步,扬州市邮管局将督促智能信包箱企业在质量上优化提升,持续跟踪已建成智能信包箱使用情况,在实践中探索保障后续运营的路径。(陈月飞 刘霞 胡安静)
关键词: